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
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
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
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
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
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
这首诗是对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赞美,描绘了观音菩萨以其无边的慈悲和神通力帮助众生。"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表达了观音菩萨对于远方有难之人的救援及时而至的能力。"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则是对其持有的净水宝瓶和头顶化出佛像的神通变化的赞叹。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中的“十方刹”指的是宇宙间无尽的佛国,“持华候九生”则可能是指观音菩萨以莲花接引众生到净土。最后“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引导众生向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描绘和崇敬之情,展现了佛教中菩萨救度众生的宗教理念,以及诗人对于观音菩萨无尽慈悲和神通力的深刻理解。
细咽风砧,缓敲檐铁,无端作出声声。
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
芭蕉自说凄凉语,又何尝、必要人听。
奈多情,至此魂销,入耳偏清。
衫边记起斑斑泪,记秋江夜泊,枕上潮生。
一样无聊,乌篷换了青灯。
常时惯说侬多梦,恁今宵、作也难成。
一更更,容易教人,候到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