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此诗《寄唐子华县令兼简赵季文从事》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乡里衣冠日已疏”,点明了诗人与故乡及乡亲之间的距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里的衣冠人物渐行渐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怀念。接着,“归来俯仰十年馀”一句,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诗人离乡之久,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苍筠独喜经秋后”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坚韧不拔的竹子比喻诗人自己,即使在经历了秋后的严寒之后,依然保持了坚强的品质。而“白发休嫌把镜初”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是初次面对镜子中的白发也不必过于忧愁。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两句,通过描述家族传承的事例,展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自豪。韦偃是唐代著名画家,邺侯则是古代著名的藏书家,这两句话暗示了诗人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描绘了诗人邻居的爱好与日常交往,通过这一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家族传承以及邻里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
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
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吐秀偏得地,争妍欲干霄。
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
静若宝幢植,动如鸣佩摇。
尽向杲日丽,不畏炎风飘。
太守雅好事,得之诧朋僚。
绮思入新句,彩图上轻绡。
众目遂赏玩,英华不虚凋。
此物既异常,论议有以招。
人情爱恶间,轻重何以辽。
或谓花之祥,或讥草木妖。
嗟予岂博物,智虑随日消。
欲穷造化理,茫昧增无聊。
疑此亦偶然,发之自根苗。
莫议妖与祥,为公续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