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娇慵未苦啼,雪随春水下松溪。
何人樵树和云斫,几处山田带雨犁。
蜀柳半开鸲鹆眼,海棠深结麝香脐。
东风似待闲人出,一路青莎榇马蹄。
百舌娇慵未苦啼,雪随春水下松溪。
何人樵树和云斫,几处山田带雨犁。
蜀柳半开鸲鹆眼,海棠深结麝香脐。
东风似待闲人出,一路青莎榇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风光图。开篇“百舌娇慵未苦啼,雪随春水下松溪”两句,以轻柔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小鸟开始试着歌唱,而残存的冬雪则随着融化的春水一道流淌于松林之中。这里,“百舌”指的是多种小鸟,“娇慵未苦啼”形象地表达了它们刚刚苏醒,尚未完全展开歌喉的情态,而“雪随春水下松溪”则是对初春景色的写照,展示了冬去春来的自然过渡。
接下来的“何人樵树和云斫,几处山田带雨犁”两句,则引入了人物活动与大自然的交织。诗人设问“何人”,暗示着可能是隐逸之士或樵夫,在春天这般美好的时节,他们在山林间采伐树木,或是在田野中耕犁,准备新一季的农事。这里,“和云斫”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而“几处山田带雨犁”则展现了春雨初至,润物细无声的生态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蜀柳半开鸲鹆眼,海棠深结麝香脐。东风似待闲人出,一路青莎榇马蹄”则更加鲜明地勾勒出了春天的色彩和生态细节。“蜀柳半开鸲鹆眼”中,“蜀柳”即是垂丝海棠,其花白而香,半开状如同小鸟的眼睛,极富有画面感;“海棠深结麝香脐”则强调了海棠花的芬芳与其在枝头密集的形态。“东风似待闲人出,一路青莎榇马蹄”两句,则是对春日郊游景象的描绘,东风轻拂,似乎在等待着那些无忧无虑的人们踏上归途,而那被踩踏过的青草则留下了行人及马蹄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物活动的温婉提及,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田园风光。诗中的意象丰富,笔触细腻,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心境。
昔予开观光,葛子自扬至。
芙蓉出秋水,神清绝神气。
棣萼映堂萱,闾阎称孝弟。
挥金辟行窝,昌大斯文地。
再荐乃入京,马群空北冀。
乐近天子光,九五正当位。
众凿混沌馀,古锥乃一试。
且勿访去华,轻言天下事。
钟石似钟石,实心历霜星。
鸿钧太古色,直截幽人贞。
幽贞之所庐,钟立四无欹。
怀玉为之纽,玉流为之椎。
君子曷似之,实以比其德。
特立砺坚操,磨磷终不易。
至乐若无声,一鸣天下惊。
小大随所扣,宰公在司成。
万石之洪钟,维以警聩聋。
夜半攒眉起,昊天日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