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短簿众称贤,太华峰前坐五年。
心为嫉邪曾奏事,家因好客不留钱。
霜寒茅屋鸡声蚤,月落江城雁影翩。
此去京华遇乡使,好将嘉政万人传。
关西短簿众称贤,太华峰前坐五年。
心为嫉邪曾奏事,家因好客不留钱。
霜寒茅屋鸡声蚤,月落江城雁影翩。
此去京华遇乡使,好将嘉政万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吴主簿的官员在关西地区的形象与事迹。诗中通过“关西短簿众称贤”开篇,点明了吴主簿的名声与才能,他在太华峰前静坐五年,心系国家,敢于直言进谏,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
接着,“家因好客不留钱”一句,展现了吴主簿待人接物的热情与慷慨,他虽不吝于招待客人,却并不留余财,这种豁达的胸襟令人钦佩。进一步,“霜寒茅屋鸡声蚤,月落江城雁影翩”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吴主簿生活的简朴与清贫。
最后,“此去京华遇乡使,好将嘉政万人传”表达了对吴主簿即将前往京城的期待,希望他能将好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措施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整首诗通过对吴主簿个人品质和行为的描绘,赞扬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他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綵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