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元遗山集》
《读元遗山集》全文
清 / 凌廷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神京碟血竟生还,忍死重过石岭关。

一寸秋毫成野史,百年老泪洒空山。

身经北渡流离际,才与东坡伯仲间。

文献中州尽凋丧,赖君大手记完颜。

(0)
鉴赏

这首诗《读元遗山集》由清代诗人凌廷堪所作,通过对元代诗人遗山的诗歌集进行阅读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民族兴衰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慨。

首联“神京碟血竟生还,忍死重过石岭关”,描绘了历史上的动荡与牺牲,神京(指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在战乱中遭受破坏,但仍有生还者,他们忍着生离死别之痛,再次踏上艰难的旅程,穿越石岭关,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颔联“一寸秋毫成野史,百年老泪洒空山”,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微小片段相联系,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经历,也可能成为后世了解历史的线索。同时,百年老泪洒空山,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哀思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颈联“身经北渡流离际,才与东坡伯仲间”,将诗人自己与苏轼(东坡)相提并论,意味着在经历了北方迁徙的苦难之后,诗人的才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苏轼相媲美,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尾联“文献中州尽凋丧,赖君大手记完颜”,指出中原地区因战乱而文献凋零,幸亏有遗山这样的文人记录下了这段历史,保存了文化记忆。这里“完颜”可能指的是金朝的完颜氏家族,遗山是金朝末年到元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对于后世了解那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锐洞察和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凌廷堪

凌廷堪
朝代:清   字:仲子   籍贯:安徽歙县   生辰:1755-1809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县人。少赋异禀,读书一目十行,年幼家贫,凌廷堪弱冠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南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后因阮元聘请,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猜你喜欢

题武洞清阿罗汉像

天厨送食鹿衔花,口诵恒河沙复沙。

独立虚空无所住,石桥西畔老夫家。

(0)

登龙祥宫总真阁

上尽丹梯十二阶,浮空金碧粲瑶台。

三清日月檐边度,八表风烟掌上开。

凫舄方期游汗漫,云軿端欲访蓬莱。

吟魂独绕阑干角,望断安期竟未来。

(0)

题龛岩十咏·其六笔架山

俯揖前山如笔架,笔尖高插五云生。

我来欲蘸沧溟水,仰手摩天写太平。

(0)

和戴帅初陪廉宪副游三天洞韵二首·其二

黄叶荒溪满,青莲绀宇开。

阑干盘石树,方丈出氛埃。

洞古游人识,岩高倦翼回。

祇因山下叟,常说绣衣来。

(0)

读前史偶书

杨彪不著鹿皮冠,元亮还书甲子年。

此去乱离何日定,向来名节几人全。

中原消息苍茫外,故里山河涕泪边。

六国帝秦天暂醉,鲁连休死海东壖。

(0)

题李氏寓酒轩

吾闻李谪仙,一斗诗百篇,酒家眠。

又闻阳谏议,月廪尽以送酒钱。

伯伦《酒德颂》,无功醉乡仙。

说到饮中理,兹世何渺然。

古来贤达士,以酒全其天。

所以陶靖节,浩歌归园田。

独余醉翁之意不在酒,乐在山水静所便。

古人已矣不可作,今人纷纷亦能贤。

北里富熏天,高楼歌舞筵。

千金结客多少年,哀吹豪竹,倒倾玉船。

以酒互为市,地势相婵嫣。

焉知贫士贫到骨,健倒仰天歌《黄鹄》。

《黄鹄》歌罢无翼飞,妻啼儿号书一束。

借问主人翁,心迹谁与同。

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

酒酣击尊破,两耳生春风。

安得园绮遇,携我入山去。

清泉为酿碧溪深,醉卧溪头弄云月。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