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小坞五州南,二父遗基履见庵。
租户田间斲秧马,墓人雨过扫松蚕。
石门小坞五州南,二父遗基履见庵。
租户田间斲秧马,墓人雨过扫松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朴素的乡村景象。"石门小坞五州南",开篇点出地点在一个偏远的小山坞,位于五州以南,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与自然环境的优美。"二父遗基履见庵",则提及两位先人的遗迹,庵即小庙,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租户田间斲秧马",通过"租户"和"斲秧马",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租户在田间劳作,使用古老的农具斲秧,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艰辛,也反映出当地农业经济的特点。
"墓人雨过扫松蚕",最后一句转而描绘墓地的静谧,墓人雨后清扫墓地,松蚕(可能是松树上的虫害)映衬出庄重的氛围,暗含着诗人对生死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一角,既有田园风光,又有人情世故,流露出诗人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径颇尽谙。
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
森邃更险豁,深篁倚烟岚。
沙田稻翼翼,岩桂花毵毵。
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
尝传武陵源,傍有捕鱼潭。
伐木不到远,却留松与楠。
云光卸秋屦,回首望石龛。
经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
涧芹食转美,草榻卧正酣。
枕中有鸿宝,何必问老聃。
长往来如返,多为世所惭。
太白山人愁咄咄,洒泪盈把眼见骨。
夜深按剑灯荧荧,出门万里天突兀。
长江老龙作人语,荧惑正照江之浒。
短衣蒯缑节士歌,破屋阴风动环堵。
蜀之剑阁国西门,䝟貐久据扬风尘。
竖儒几年秉旄节,民命视同鼎中鳞。
忆昔孝皇养士恩,银章朱绂出入尊。
白头至今坐通籍,急难谁肯排天阍。
呜呼此事难再举,君臣大义从斯?。
回首欲投烟雾深,钓竿独抱沧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