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湖上偶垂幨,浪得儿童讶皓髯。
西省薇花天自管,南溪茅屋岁将淹。
馀生春到分龙眼,病骨晨兴问虎潜。
静扫幽除看洗竹,薰风时动月纤纤。
两年湖上偶垂幨,浪得儿童讶皓髯。
西省薇花天自管,南溪茅屋岁将淹。
馀生春到分龙眼,病骨晨兴问虎潜。
静扫幽除看洗竹,薰风时动月纤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衷在湖边隐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与宁静的氛围。
首联“两年湖上偶垂幨,浪得儿童讶皓髯”,开篇即点明诗人已在此湖畔隐居两年,不经意间,白发已生,让孩童感到惊讶。这里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外貌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西省薇花天自管,南溪茅屋岁将淹”,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管理着西省的薇花,居住在南溪旁的茅屋中,岁月似乎在这里缓慢流淌。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颈联“馀生春到分龙眼,病骨晨兴问虎潜”,转而描写春天到来时的情景。诗人品尝到了春天带来的龙眼,虽然身体多病,但清晨仍起身探索,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尾联“静扫幽除看洗竹,薰风时动月纤纤”,最后以静谧的场景收尾。诗人静静地清扫着幽静之地,观察着清风中的竹林,月光如丝般细长,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黄衷在湖边隐居生活中的恬淡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情厚意,是一首富有哲思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