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崙。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
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崙。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
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龙门》,描绘了黄河从大地间奔腾而出,犹如开天辟地的一道门户,象征着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诗人借黄河之景,追忆大禹治水的历史,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敬仰。"千秋凭大禹",赞美大禹的千年传颂;"万里下昆崙",则展现了黄河源头的遥远和壮丽。接下来,诗人想象自己在庙宇前感受到大禹的气息,面对黄河,心中充满敬畏与怀念。最后,诗人感叹无人能再如古人般写下豪情壮志,只能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马沉思。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体现了顾炎武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
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
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
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
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
东方先生好自誉,伯夷、子路并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
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谓实。
问我此生何所归,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