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生黍歌》
《天生黍歌》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古风

吾皇圣德一何深,小臣两次受兼金。

买田百亩连沧海,结宇三间傍翠岑。

耕凿自拟他日事,驱驰欲尽平生心。

自从得病放田里,伏枕三年今始起。

为农转觉帝力多,疏懒其如众口何。

不乘款段泽中去,长荷锄犁岭上过。

可喜今逢大有年,官家为政若烹鲜。

柴门不见里胥到,野老惟闻日晏眠。

夜来新得满犁雨,南亩有禾深几许。

初闻木绵齐发花,更报荒田皆生秬。

频年赤地愁无禾,谁能不播苗尽吐。

人力虽勤未必然,始知造化功为巨。

清贫已得真宰怜,酒钱不苦无人与。

时当伏腊可作粢,客若远来亦堪茹。

里中贫者无其数,落穗任教村僮取。

感应由来仰至尊,秋成定然酒满盆。

醉祝吾皇亿万寿,以报天高地厚恩。

(0)
鉴赏

此诗《天生黍歌》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描绘农民在丰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心。

首句“吾皇圣德一何深”,开篇即表达了对君主圣明品德的高度赞扬。接着,“小臣两次受兼金”一句,既体现了臣子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自己购田、建屋、务农的生活愿景,以及因病休耕后对农事的重新认识,表达了对帝力的深切感激和对农事的热爱。

“为农转觉帝力多,疏懒其如众口何”两句,既是对帝力的颂扬,也是对农人勤劳的自我反思。诗人意识到,尽管自己性情疏懒,但面对众人的期待,仍需努力耕作。接下来,“不乘款段泽中去,长荷锄犁岭上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事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农业生活的深情投入。

“可喜今逢大有年,官家为政若烹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同时也对官府治理的高效表示赞赏。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丰收后的乡村景象:柴门不再被里胥打扰,老人们悠闲度日,夜晚还有雨水滋润农田,木棉开花,荒田生秬,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频年赤地愁无禾,谁能不播苗尽吐”两句,回顾了过去几年的歉收,强调了今年丰收的宝贵。诗人认识到,虽然人力勤勉,但自然造化的作用更为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叹自己的清贫生活得到了真宰(即神灵)的眷顾,酒钱虽少,却有人慷慨解囊。诗人还提到,此时可以准备祭祀的粮食,招待远方的客人,甚至还有余粮让村里的穷人们取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丰年中的喜悦、对自然的敬畏、对君主的感激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其二

簇簇沙头系短篷,招提深处暮闻钟。

板桥不渡苍苔滑,漭漭江潭烟雨中。

(0)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其一

海上丹山碧树村,依稀风景似桃源。

春深古路无来往,负崦人家静闭门。

(0)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其三

归燕飞飞海上村,晓晴那复散鸡豚。

枫林社日无香火,风雨潇潇暮打门。

(0)

游山

东风应律景初温,暗送微青入晓痕。

落日天边明积水,炊烟山下起孤村。

苍厓还我曾游处,古寺无僧独闭门。

石磴不堪靴底滑,噤寒赤脚踏层云。

(0)

题龙

怪物生江濆,时潜以养智。

头角虽峥嵘,独力难自致。

春雷破顽阴,风雨复时至。

变化升九衢,焱燹著灵异。

嘘气生青云,沛泽犹未试。

万物天地间,闯然返生意。

(0)

沙洲草堂四首为欧氏题·其三

鲈鳜初肥风满林。海天寥廓绝拿音。

一声老鹤掠舟去,月出沙明蒲稗深。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