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
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
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
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
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
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
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居天府之鹿鸣山的游子,秋风已起而他尚未归去。诗中的“我知方甚爱”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周围的人却认为他的留恋不宜。接下来的两句“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则描绘出游子的清净生活,他通过墙壁听到远处泉水的细流声,同时也能看到与云相伴飞翔的白鹤。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两句“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则表明诗人在这片清幽之地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新的诗篇。这里的“清峭”形容诗风之清新峭拔,而“比应稀”则是在赞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与山水相呼应,却又不失其独特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异地的寂寞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精神寄托和艺术创作的快乐。
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
马登青壁瘦,人宿翠微闲。
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
行歌风月好,莫老锦城间。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
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
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沈沈。
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
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
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