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声名千古香,几多遗爱在襄阳。
后来景行瞻先哲,善政丰碑共久长。
叔子声名千古香,几多遗爱在襄阳。
后来景行瞻先哲,善政丰碑共久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易士达所作的《登拟岘台》,通过对叔子(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因其声名流传千古)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在襄阳留下的深远影响的感慨。"叔子声名千古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叔子的名声如同芬芳永存,历久弥新。"几多遗爱在襄阳"则强调了他遗留下来的仁政和爱心在襄阳地区深入人心,长久不衰。后两句"后来景行瞻先哲,善政丰碑共久长",进一步表达了后人对叔子高尚品德的追慕,以及他的善政和丰功伟绩将与时间同在,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后人传承美德的期许。
湘中应中古道场,复有峨眉道人住。
昔日三生藏里来,今朝十二峰前去。
杖锡飘然别故人,笑望梅花理征路。
我曾问公五宗派,电扫群生小见解。
直指万法无尽身,坐觉灵光满沙界。
辨舌横放倾天河,峥嵘整顿禅宗坏。
吁嗟我生在儒门,儒门大业无人论。
滔滔姑想天之下,衣冠满目如云屯。
焚香再拜愿圣主,一统三教清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