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
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
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
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
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自然界的向往和融入。"自厌久荒浪"一句直接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觉得自己长时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颓废的状态中。接着,"于时无所任"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没有可以托付的理想或事业。
而后面的"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诗人选择了耕作作为自己的日常事务,并且在归家的路上享受着樊水清幽的自然美景。这种平和安宁的生活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释放。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则展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在与自由,即便是醉酒也能随意高声歌唱,即便是清醒时光,也能悠然吟咏,这种状态体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内心的满足。
紧接着的"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与自得之情。诗人不知道自己这种选择是否被世俗看作是愚蠢或偏执,但他却感到一种对云游四海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最后几句"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则描绘了一种与同道中人的交往场景。诗人形象地描述了自己作为云游的客人,手持斧头,与其他隐逸之士共同守护着这片属于他们的山林世界。这种生活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是一首蕴含深意的隐逸之作。
石家有绿珠,楼头报主捐其躯。
乔家有碧玉,井底投骸主不辱。
两媛千古名字香,谁云婢妾无肝肠。
严姬严姬松柏姿,霜凌雪虐赤手支。
翁亡旋侍白头媪,晨炊宵绩容颜槁。
翁媪两丧相继遭,买山负土双坟高。
无须?面并截耳,愿得从容就一死。
一死了却婢子心,寸心不易千黄金。
君不见须眉中有妾妇身,锦衣玉食随后尘,暮楚宠兮朝秦臣。
呜呼暮楚宠兮朝秦臣,安得遗臭之骨留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