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宫殿锁莓苔,蜡炬炉薰认劫灰。
玉碗已随芳草出,銮舆曾为看花来。
残灯不照秦乌返,落日惟馀汉雁回。
夜雨秋衾鸡塞梦,归时应过李陵台。
曲江宫殿锁莓苔,蜡炬炉薰认劫灰。
玉碗已随芳草出,銮舆曾为看花来。
残灯不照秦乌返,落日惟馀汉雁回。
夜雨秋衾鸡塞梦,归时应过李陵台。
这首清代诗人李希圣的《曲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曲江宫殿锁莓苔”,以“锁莓苔”形象地写出昔日繁华的曲江宫苑如今被荒草和苔藓覆盖,显现出宫殿的衰败与寂寥。次句“蜡炬炉薰认劫灰”,通过蜡炬和香炉的遗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仿佛能看见往日的奢华与战火后的断壁残垣。
第三句“玉碗已随芳草出”,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连精美的玉碗都消失在杂草丛中,暗示了曲江往昔的荣华不再。第四句“銮舆曾为看花来”,则回忆起昔日皇家车驾为了赏花而来,与今日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后两句“残灯不照秦乌返,落日惟馀汉雁回”,借“秦乌”和“汉雁”的意象,表达时光流逝,人事如梦,只有乌鸦和大雁在黄昏中归来,增添了孤独与哀伤的气氛。最后一句“夜雨秋衾鸡塞梦,归时应过李陵台”,诗人借夜雨和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李陵的联想,寄寓了深深的乡愁和历史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曲江为背景,通过描绘其今昔变化,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屋角雌鸠鸣,山家知足雨。
凉飔始振条,阴霭尚延圃。
适野聊薄游,遂及田间侣。
沙水浑亦洁,忻然过前浦。
登高瞰原隰,新华满禾黍。
明丽出远山,飒爽启晴宇。
岭霁云犹烧,林暝月已吐。
乘兴共还归,分散松径语。
万事皆心许,一身不可期。
今夕共君酌,明日非所知。
念彼百生聚,忽焉成死睽。
试问未死人,岂尝识此为?
蚩蚩抱质游,何用相悯悲?
兹辰复澄霁,山水交清辉。
红芳虽暂歇,绿树延华滋。
所贵身体适,乐宴及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