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手种待成阴,高士常怀出世心。
正望蛟龙作霖雨,肯容麋鹿恋丰林。
花烟拂座扶春醉,萝月窥帘伴夜吟。
惭愧西台尘土客,偶来何解抱清琴。
松筠手种待成阴,高士常怀出世心。
正望蛟龙作霖雨,肯容麋鹿恋丰林。
花烟拂座扶春醉,萝月窥帘伴夜吟。
惭愧西台尘土客,偶来何解抱清琴。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过冯子和新亭次答》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松筠手种待成阴”,写冯子和亲手栽种的松竹已渐成荫,显示出主人的高洁品性和对自然的热爱。次句“高士常怀出世心”则点明冯子和的超凡脱俗情怀,暗示他向往隐逸生活。
第三句“正望蛟龙作霖雨”,以蛟龙喻指才华横溢的冯子和,期待他能如同神龙行云布雨般施展抱负,为社会带来恩泽。第四句“肯容麋鹿恋丰林”进一步赞美冯子和不慕荣华,甘愿像麋鹿一样在幽静的林中享受宁静。
第五、六句“花烟拂座扶春醉,萝月窥帘伴夜吟”,通过描绘春花、烟雾、藤萝与月色,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环境,烘托出冯子和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于诗酒自乐的生活。最后一句“惭愧西台尘土客,偶来何解抱清琴”,诗人自谦为尘世中的忙碌之客,却在偶然来访时,被冯子和的清雅生活所打动,表达了对高雅情趣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如冯子和般超脱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冯子和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自我反思。
槛曲通云,溪流鉴月,相思不隔重城。
匡床散发,坐久人意忪惺。
一觉绿阴雨过,夜光如水簟如冰。
招凉处,圃亭似旧,换了虫声。
因羡赋归最早,解绣衣林下,野趣旋清。
莳花种术,老去何限关情。
莫是倦谭世事,眼前螳雀几堪惊。
文游近、甚时折柬,重斗吟觥。
卅年潦倒。值风吹潮卷,天荒地老。
几曾料、如此艰难,负万种情怀,一生襟抱。
苦苦辛辛,向故国、山河萦绕。
到如今收局,凤锁鸾囚,忧愁不了。旧事何堪重道。
似林青月黑,鬼哭天晓。
醒来时、独自思量,觉爱恋都空,韶华大好。
剩汝和高谓哀蝉,犹题寄、数联诗草。
剧悲歌、赏音寥落,解人茫渺。
汉月晕黄,沅云吹白,花与仙子同姣。
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
证前身、曾住蕊宫,又何事、人间轻到。谁料。
是谪完香债,业缘未了。
不怨美人迟暮,怨迭石搏沙,托根撩草。
梅后兰前,留得芳魂袅袅。
有许多、绿意红情,都化作、冰心雪貌。庯峭。
怕袜尘飘尽,春华又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