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鸟》
《翠鸟》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有鸟缥青色,近集櫩前树。

树下渊洄澜,旭日照毛羽。

水中与日里,徘徊不能去。

双双飞复鸣,饮啄频相顾。

岂不念高栖,锦襟君子慕。

因人亦自怜,安知造物妒。

一旦虞机张,始悔投林暮。

毋为怨主人,托身非其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翠鸟在树下和水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它对人类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鸟的美丽与自由,同时也揭示了它面对人类威胁时的无奈与恐惧。

首句“有鸟缥青色”,开篇即点出翠鸟的色彩特征——青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近集櫩前树”描述了翠鸟栖息的情景,形象生动。随后,“树下渊洄澜,旭日照毛羽”两句,通过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反衬出翠鸟羽毛的光泽,画面感极强。

“水中与日里,徘徊不能去”表现了翠鸟在水边的悠闲与自在,但又似乎有所顾虑,不愿完全远离。接下来,“双双飞复鸣,饮啄频相顾”描绘了翠鸟间亲密互动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岂不念高栖,锦襟君子慕”表达了翠鸟对更高层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羡慕。然而,“因人亦自怜,安知造物妒”则暗示了翠鸟对人类行为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命运可能因人类的嫉妒而改变。

最后,“一旦虞机张,始悔投林暮”点明了翠鸟面对潜在威胁的后悔与无奈。“毋为怨主人,托身非其处”则表达了对人类的宽容与理解,即使身处不适宜的地方,也不应怨恨给予帮助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翠鸟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情感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从圣国实二茂才叙别

龙门世爱史学祖,足涉淮湘到乡鲁。
儿生坠地孤在左,妇闭车中为谁苦。
二君雁荡游虎林,逆旋二笑论古心。
地炉画灰事未竟,推窗看天雪意深。
山寒约共梅花语,江水东流予北去。
明年春风上石渠,道傍为我中望诸。

(0)

丁怔元夕

入夜不闻箫鼓声,千门月色为谁明。
无端迁骑阶前过,错认地家枥马鸣。

(0)

寄戴师初先生

词章科目溯当年,壁水名流孰子先。
杜甫生逢天实未,陶潜空忆闰臣前。
明庭结绶怀新渥,暗壁移灯理旧编。
约对青山谭出处,一冬润雪长新泉。

(0)

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门交游茅山诗

我来古茅州,未登三茅峰。
自愧尘中人,虔希云外踪。
明日作寒食,命驾吾欲东。
白羊古城门,坡陇门重重。
我行涉其颠,忽下润井中。
一曲复一曲,直道何由逢。
时于荆棘裹,小树樱桃红。
茁茁丘中麦,类我头发蓬。
发白日日脱,麦青长芃芃。
安得长生诀,稽首华阳翁。
两唐古君子,居焰升元宫。
控仙在何许,为我作先容。

(0)

绝句二首寄绍堂求巧石

离根怪石起憎云,浅带春泥碧藓纹。
乞与诗人时醒酒,也胜豪夺任监军。

(0)

李君美夫妇挽诗二首

君家全盛日,父子佩金鱼。
太母尝甘旨,曾孙列起居。
荣华既消歇,忧患欲乘除。
执绋门生老,何堪数挽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