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罗浮山径·其一》
《初入罗浮山径·其一》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路迂穷日夕,山近逼氤氲。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

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罗浮山径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首句“路迂穷日夕”,点明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日落西山,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漫长。接着,“山近逼氤氲”一句,以“逼”字生动地描绘出山气蒸腾、云雾缭绕的情景,仿佛山峦将云雾紧紧包裹,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登山的过程。诗人手持竹杖,穿行于青色的云雾之中,衣物似乎被周围的白云所浸染,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亲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苔藓覆盖的地面难以分辨,树木密集,颜色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野性,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一过莲池上,泉声到处闻”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山径旁的莲花池塘与潺潺流水。诗人经过莲花池时,耳边传来了泉水流动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之源的颂歌。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初入罗浮山径时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朝天宫习仪次日边何二奉常既往上陵有作见怀次韵

玄房秋雨更潇森,滴滴随风直到心。

感慨于时竟何补,酒杯在我不论深。

两贤謦欬犹如昨,千古人心只是今。

琴遇知音须一奏,敢言天下少知音。

(0)

次韵送顺之赴试

昨宵桂影照君床,定领秋闱第一香。

不尽乾坤閒事业,且将文字小揄扬。

云龙有会开金榜,风雨无妨护锦囊。

卧病烟霞独惆惕,送君无语到行藏。

(0)

次韵潘黄门市桥之作

五色云中渡鹊桥,九天露下浥星轺。

地穷朱鸟心犹壮,程尽冥鹏意尚遥。

珠树西将求硕果,扶桑东去挹孤标。

不堪母念思方切,欲报君恩愧未饶。

(0)

同元默弟罗浮次韵东所

青冥连袂度虹桥,足到千峰意尚遥。

白鹤闻笙来月洞,紫霞炊玉供晨朝。

本无经济誇长往,已许渔樵蚤见招。

万丈飞云咏东所,云和声里间箫韶。

(0)

访庐山白鹿洞·其一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

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0)

龙池

神龙卧处池水清,龙池水涸龙不兴。

上天若欲作雷雨,泽世舍子其谁能?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