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何盘盘,青山碾为土。
英雄去已远,石色犹太古。
天低太行树,历历青可数。
落日照平原,黄沙渺烟雾。
鸡鸣曙星没,大梦谁先悟。
紫气不东来,悠悠白云度。
车行何盘盘,青山碾为土。
英雄去已远,石色犹太古。
天低太行树,历历青可数。
落日照平原,黄沙渺烟雾。
鸡鸣曙星没,大梦谁先悟。
紫气不东来,悠悠白云度。
此诗描绘了诗人驾车穿越函谷关时所见之景,既有壮阔的自然风光,亦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与哲思。
首句“车行何盘盘,青山碾为土”以动态的车行引入,将读者带入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青山仿佛被车轮碾压成尘土,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氛围。接着“英雄去已远,石色犹太古”,英雄虽已逝去,但山石的颜色依旧古老,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不变。
“天低太行树,历历青可数”描绘了天空低垂,与远处的太行山树木相接,绿意盎然,清晰可见。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落日照平原,黄沙渺烟雾”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平原,夕阳西下,黄沙弥漫,烟雾缭绕,构成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苍凉的画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深邃。
“鸡鸣曙星没,大梦谁先悟”中,“鸡鸣”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而“曙星没”则意味着旧的一天结束。这一对比,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也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谁能先悟透生命的真谛?
最后,“紫气不东来,悠悠白云度”以“紫气”象征吉祥或帝王之气,却“不东来”,与“悠悠白云度”形成对比,暗示了某种未卜的未来或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函谷关周边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同时融入了对时间、历史、生命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幽兰素芬堪摘。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百川灌海,浪蹴踏、绛河欲泻。
看急溜喷银,回澜漱玉,淼淼素波天罅。
两岸苹花香全浸,又涨到、青枫根下。
羡浴鹭争飞,眠鸥无数,傲人闲暇。潇洒。
恰如身在,江亭烟榭。
乍桂楫轻移,兰桡徐动,风景依稀图画。
柳外鱼罾,苇间蟹簖,不羡馀不溪也。
听欸乃、声遏行云万里,东吴帆卸。
可是才中酒。认东风、惺忪阑角。倦还开否。
一片青垂蘼芜陌,怅望孤城似斗。
已盼到、寒消九九。
楼外斜窥春意嫩,正红闺、离思和愁守,章台畔。
好回首。长堤杳杳花骢走。
阅多少、青衫丝泪,玉酥纤手。
似笑还啼斜阳里,此段风情谁受。
著几树、永丰坊口。
问讯星眸眠乍起,向个侬、眉底评妍丑。
娇无那、映珠牖。
嶙峋黄玉璞。化陶泓光怪,艺林栖托。梅花费雕琢。
问何时出土,琉璃如削。汉家封爵。
是颍阴、诸侯刻桷。
叹灌池、遗庙荒凉,怊怅风云刀槊。犹昨。
荥阳屯后,白马盟书,丹青酬酢。几年寂寞。
人砺剑,牛磨角。论功高值得,词华消受。
十二龙宾盘礴。试代他、盾鼻磨来,笔花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