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还洛》
《送友人还洛》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ǒurénháiluò
táng / duān

guóguānchánmíngshùduō
píngyuánzhèngchāoxíngcuōtuó

shìxiǎngjiùyóunánzàiguò
dāngsōngyuèxiàxiāngjiànzàiyānluó

翻译
离开国家,穿越关隘河流,蝉声回荡在古老的树木间。
广阔平原上景色变换快速,行者脚步却显得迟缓。
过去的往事不堪回首,旧日的游历难以重访。
何时能再次来到嵩山脚下,期待在云雾缭绕中与你相会。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渡:穿越。
关河:关隘河流。
蝉鸣:蝉声。
古树:古老的树木。
平原:广阔平原。
超忽:变换快速。
行子:行者。
蹉跎:迟缓。
去事:过去的往事。
不可想:不堪回首。
旧游:旧日的游历。
再过:重访。
何当:何时能。
嵩岳:嵩山。
烟萝:云雾缭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和对重逢无望的深沉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这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去国"指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而"渡关河"则暗示了一种远行和跨越的意味。"蝉鸣古树多"则是环境描写,不仅表现了季节感(夏日蝉声),也映射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情绪。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这两句诗则转入具体的行动描写,"平原"指广阔的大地,而"超忽"则表明了旅途中的迅速与仓促。"行子"即行人,"复蹉跎"则形容行走不稳,步履蹒跚,可能是因为心中的思念而无法专注于路途。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无奈。"去事"指已经发生并且不能改变的事情,而"不可想"则表明这些往事已深刻在心,不可磨灭。"旧游"是指以前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而"难再过"则显示了重温旧梦的艰难。

最后两句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则是一种美好而遥远的愿望。"何当"即何时,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渴望。"嵩岳下"特指嵩山之下,而嵩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处神圣之地,常用来象征高洁或理想的境界。"相见在烟萝"则是在这样的地方重逢,这里的"烟萝"有可能形容一种朦胧、迷离的景色,也暗含了一种难以触及的美好。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穷居苦雨

慢肤便腹转疏慵,睡足茅檐目过鸿。

墨客纵令三尺喙,木奴何似十年功。

门前罗雀非吾病,灶底生蛙不世穷。

旧雨未乾新雨涨,可怜愁绝力田翁。

(0)

傅国华从使辽东已事还朝拙诗送别·其一

夫君胸次有天游,笑指沧溟寄一沤。

正使叩舷歌小海,不妨安席咏洪流。

翩翩聊试千金学,刺刺应惭万里侯。

归袖飘然望华阙,独留珠玉照遐幽。

(0)

山居.漆林

敬侯那易学,正自追农圃。

平生老瓦盆,安用雕髹许。

(0)

江再和戏答四篇·其四

太平一春台,好在四夷守。

持盈何足道,饱德醉以酒。

君为乐歌词,嘉瑞无不有。

不知府中士,谁子号称首。

如君真妩媚,孰谓施嫱丑。

故应洗馀累,令君继温柳。

(0)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二秋夜

谁谓方寸地,并包无故新。

长宵不能寐,万绪愁攻人。

展转计后有,攀缘及前身。

苦恨隙驹疾,回嗟秽涂辛。

披衣问何居,梦觉两不真。

白鸟固已空,青灯聊可亲。

念此纸上迹,皆为窖中尘。

投卷嘿忘我,栖鸡已鸣辰。

(0)

古风送钱定国显道·其二

中林有幽华,乃擅一国香。

终年不自见,道路草木长。

应知当门病,要谢移根伤。

终恐荷锄人,溯风袭流芳。

纫之琼瑶佩,致彼君子堂。

永捐盈腰艾,扈服不可忘。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