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求道人·其三》
《和求道人·其三》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风波举世正同舟,聊戏乘桴从我由。

闭户有时非得已,冯河无补却堪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和求道人(其三)》。诗中以“风波举世正同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世人在风浪中的共同处境,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集体的命运感。接着,“聊戏乘桴从我由”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超然态度,仿佛是在戏谑中寻求解脱,或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闭户有时非得已”,则进一步阐述了在特定时刻,人们可能需要暂时封闭自我,以避世或反思。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空间和内心平静的重视。而“冯河无补却堪羞”则是对盲目自信或冒险行为的批判,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过分依赖个人力量而不考虑后果,最终只会带来耻辱和损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探讨了人生中的抉择、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省和理智的重要性。朱松以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贺新凉.闻雁

书幌灯初灭。听孤鸿、几声嘹唳,柔肠已结。

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

又欲下、寒塘还歇。

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

多少恨,从何说。苍茫身世长为客。

恨迢迢、故乡路远,欲归未得。

我本闲愁千万缕,入耳偏关情切。

叹寄迹、天涯何益。

镇日云间频作字,料难将、悲怨都书绝。

月欲坠,霜天白。

(0)

百字令.题董壶山甥男“百花词”

生香活色,似丹青宛转,描来情丽。

滴粉搓酥成百咏,字字绿酣红腻。

十样云笺,三升墨露,会得惺忪意。

问花无语,可能知此情未。

堪叹驹隙流光,鸿归燕去,不管人憔悴。

雨雨风风新梦觉,别是销魂滋味。

一段缠绵,千般哀怨,尽向毫端寄。

感春怀抱,遣愁侬亦无计。

(0)

南乡子.前题

蟾魄喜初圆。名士倾城是夙缘。

月姊闻声应亦妒,翩翩。未许乘风便上天。

绰约体如仙。徒倚桐阴石磴边。

最是泥人风致也,娟娟,手握琼箫更可怜。

(0)

菩萨蛮

绮窗深掩微微月。轻寒又是秋千节。花影一枝斜。

疏星映碧纱。夜长人绣倦。懒把湘云卷。

玉漏一更更。声声听晓莺。

(0)

探芳信.重九前一日,大兄赴城北买菊归,各赋小词记事

向城北。问野圃浓霜,这番消息。

道寒花都放,莫迟去寻觅。

携奴荷锸随黄蝶,踏断残芜碧。

忽惊看、一簇斜阳,满篱霜色。金盏为君拭。

有疏影疏香,移来书室。几日帘前,经岁又相忆。

忍寒翠里灯花下,一一重搜剔。

趁重阳,细雨轻烟澹日。

(0)

柳梢青.湖亭晚望

曲曲青山。溶溶碧涧,堤柳垂烟。

风送蘋香,松阴避日,凉浸珠帘。清溪翠竹朱栏。

凝望处、□□心闲。澹澹斜阳,萧萧芦荻,鸦鸟留连。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