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幌灯初灭。听孤鸿、几声嘹唳,柔肠已结。
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
又欲下、寒塘还歇。
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
多少恨,从何说。苍茫身世长为客。
恨迢迢、故乡路远,欲归未得。
我本闲愁千万缕,入耳偏关情切。
叹寄迹、天涯何益。
镇日云间频作字,料难将、悲怨都书绝。
月欲坠,霜天白。
书幌灯初灭。听孤鸿、几声嘹唳,柔肠已结。
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
又欲下、寒塘还歇。
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
多少恨,从何说。苍茫身世长为客。
恨迢迢、故乡路远,欲归未得。
我本闲愁千万缕,入耳偏关情切。
叹寄迹、天涯何益。
镇日云间频作字,料难将、悲怨都书绝。
月欲坠,霜天白。
此诗《贺新凉·闻雁》由清代诗人陆蓉佩所作,通过“书幌灯初灭”这一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引人进入一个深沉的情感世界。诗人以“孤鸿”之声起兴,借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几声嘹唳”,既描绘了雁鸣的凄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与渴望。
“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无人理解、无人怜惜的孤独感。接下来,“又欲下、寒塘还歇”则进一步描绘了雁的栖息状态,暗喻诗人的处境,似乎在寒塘边寻求片刻的安宁与慰藉。
“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中,“萧条”、“风露冷”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景象,而“旧侣浑无迹”则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与失落。诗人在此处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无奈。
“多少恨,从何说”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无法言说的痛苦与遗憾溢于言表。紧接着,“苍茫身世长为客”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恨迢迢、故乡路远,欲归未得”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不得的矛盾心情,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我本闲愁千万缕,入耳偏关情切”两句,诗人自述其愁绪之多,即使是最细微的声音也能触动其心弦,表现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敏感。而“叹寄迹、天涯何益”则表达了对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质疑,感叹这样的生活并无实际意义。
“镇日云间频作字,料难将、悲怨都书绝”中,“镇日云间频作字”描绘了诗人每日忙碌于写作的状态,试图通过文字来排遣心中的悲愤与忧伤,但“料难将、悲怨都书绝”则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悲痛与怨恨难以完全释怀。
“月欲坠,霜天白”作为结句,以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情感的深化,同时也预示着夜的深沉与寂静,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综上所述,《贺新凉·闻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漂泊、思乡等复杂情感时的心境变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