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开帆逆风住。
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开帆逆风住。
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禅宗的修行理念。"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开帆逆风住",意在教导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顺境或逆境,应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暗示着寻找真理的道路并非直线,而是需要探索和转变方向。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寓意人生经历的磨砺和时间的流转,暗示修行者需耐心等待,如同春天的雨水滋润万物。
"既得见性便脱生死",强调了悟道后的超脱生死,而"腊月三十日如何脱得"则提出疑问,暗示解脱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最后,"眼光落地向什么处去观",可能是在问观察者应如何将所悟应用于日常生活,"眼光落地"象征着从高远的境界回归现实。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郑刚中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体验。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