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琼士黄与善会友堂课诸生作移竹诗为赋一首》
《琼士黄与善会友堂课诸生作移竹诗为赋一首》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绿竹名清友,书斋植最宜。

根深知旧壤,叶密带新枝。

寒暑时须易,冰霜操不移。

影寒金琐碎,声振玉参差。

引凤符周运,为龙待葛陂。

诸生频扫径,琴海每相随。

(0)
鉴赏

此诗以“绿竹”为题,描绘了竹子在书斋中的雅致形象,以及其象征意义。诗人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格。

首联“绿竹名清友,书斋植最宜”,开篇点明主题,将竹子比作清雅的朋友,适宜于书斋中种植,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氛围。颔联“根深知旧壤,叶密带新枝”,进一步描绘了竹子扎根深厚,枝叶繁茂的形象,既表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寓意着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颈联“寒暑时须易,冰霜操不移”,通过自然界的变换,强调了竹子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保持本色不变的精神,象征着坚守原则、不畏艰难的品质。尾联“影寒金琐碎,声振玉参差”,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竹影斑驳、竹声清脆的画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接下来,“引凤符周运,为龙待葛陂”,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意象,表达了竹子能吸引贤才、助益国家繁荣的寓意,同时也预示着竹子能够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最后,“诸生频扫径,琴海每相随”,描绘了学生们在竹林中勤奋学习、琴声相伴的情景,体现了竹子在教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君子之风、教育之功的颂扬,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泊嘉禾风甚不得访秋潭

美人何在黄叶庵,欲往从之风甚寒。

一水蒹葭思澹荡,廿年湖水忆盘桓。

梅花入牖禅香细,竹影遮门鹤意宽。

怀袖新诗巳劳故,冻呵犹自再三看。

(0)

十四夜月

莫负樽前金屈卮,明朝晴雨有谁知。

飞觞欲向姮娥问,窃药何如将嫁时。

(0)

喜凌巨先同两儿至

马蹄尚及七分春,眉带双岚尘满巾。

忆别江于俄四月,同来鹤外益三人。

海鱼似婢皆云美,越酒如银竞入唇。

夹座快谭乡国事,不知匏系不知颦。

(0)

书至得含儿考信

政当悠忽日,接得便鸿书。

小子尚黄口,偶然上头居。

老妻应一粲,新妇更何如。

小战何足道,微名不可虚。

(0)

送应硕甫

昔我别子子未起,子今别我情何巳。

车尘遥遥不可留,须臾又隔芦沟水。

黄河南下如雷泻,计时巳食真州鲊。

与子同是别离人,今日翻为送行者。

(0)

乙卯自瓜步登程

改陆于焉始,行人唱出关。

江南犹见树,马首渐无山。

潮落鱼鯹市,鹾壅贾聚湾。

客程如换味,问俗亦心闲。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