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崖似留月,萝径若披云。
潺湲石溜写,绵蛮山雨闻。
雪崖似留月,萝径若披云。
潺湲石溜写,绵蛮山雨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将座位移至琴室,应司徒之邀而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室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首句“雪崖似留月”,以雪崖比喻为月的留痕,形象地描绘出雪崖在月光下呈现出的静谧之美,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次句“萝径若披云”,则以藤蔓覆盖的小径仿佛披上云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朦胧,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潺湲石溜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溪流从岩石间潺潺流淌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轻柔而悠扬。最后,“绵蛮山雨闻”则以绵绵细雨的声音,衬托出整个环境的和谐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沈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殊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