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

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

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

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zuòértóngxiùshèngzhīliǔhuāzhuàng
sòng / zhū

liùhuāsuìláinányōutánnán

xiǎngqīngjiāolèixiùkuānxiānliǔhuātuán

yōumíngniánshǎoshìméiyīngxiàngcán

lěnghúnqīngběifēnggènglínjiāngkǎnjīngtuān

翻译
六角雪花多年未至南方,如同稀有优昙花即将面临困境。
屋顶瓦片急促作响,像是鲛鱼眼泪洒落,衣袖宽大先接住飘落的柳絮团团。
不必担心明年荔枝会减少,因为梅花已经接近凋零的腊月尾声。
身处寒冷北风中,我更靠近江边栏杆,俯瞰惊涛骇浪。
注释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状像六个角而得名。
优昙:传说中的稀有植物,比喻罕见的事物。
鲛鮹颗:比喻泪珠,传说鲛人泣泪成珠。
柳花:指柳絮,春季柳树种子上的绒毛。
荔子:一种热带水果,尤指岭南地区的荔枝。
梅英:梅花盛开时的样子,梅花的花朵。
腊残:农历十二月接近尾声,即腊月。
北风:冬季从北方吹来的寒风。
江槛:江边的栏杆或堤岸。
惊湍:湍急的江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雪景中的情境,诗人通过对雪花和儿童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两句,借用佛教语境,将雪比作稀罕难得的六度波罗蜜(六花),而“大似优昙欲遇难”则表达了对这美好场景的渴望和珍惜之情。

接着,“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两句,用雪落在屋瓦上的声音来形容雪的急遽和洁白,同时描述儿童用宽大的衣袖接住雪花,形成类似柳絮的团状,这不仅描绘了雪景,也传达了一种纯真无邪的生活情趣。

“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两句,则是在安慰读者不要担心来年的果实不足,因为已经有梅花在严冬中绽放,预示着新生命的希望和春天的到来。

最后,“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两句,诗人通过对寒风和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站在江边,感受着严寒中的清醒与震撼,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水乐

渠水来从林外泓,水知湖近各争鸣。
何人月下携枯木,写取穿云落涧声。

(0)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桥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许两通行。
谁抛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声。

(0)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药畦

雨余想见药苗肥,薯蓣堪羹杞可齑。
老贼何须投益智,先生只要买当归。

(0)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亦好园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
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0)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亦好亭

亦好园中亦好亭,两重好处两重贫。
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0)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月山

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