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大业行皆奢,岂独尧时听所加。
丰俭由人天不远,安危在智道非赊。
关津防害翻为害,法令除邪却长邪。
争似无言敷密化,既能成国又成家。
清平大业行皆奢,岂独尧时听所加。
丰俭由人天不远,安危在智道非赊。
关津防害翻为害,法令除邪却长邪。
争似无言敷密化,既能成国又成家。
这首诗名为《山居诗(其六十三)》,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延寿。诗中以“清平大业行皆奢”起笔,批评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奢侈风气,认为即使是盛世如尧的时代,也需警惕过度奢华。接下来,“丰俭由人天不远”强调人的行为决定财富的盈亏,暗示天道并不遥远,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智慧。
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政策本意是防范危害,结果反而成为祸害;法律本应惩治邪恶,却可能助长不正之风。他推崇无言而行的教育感化,认为这种无声的教化比严苛的法令更能长久地成就国家和家庭的安宁。
整首诗寓含深刻的道德教诲,主张通过内在的修养和明智的治理,而非外在的强令,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
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
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东风乍识朱颜。
念欲缀、芜词下笔难。
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
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
自笑恹恹。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
玉容憔悴,知为谁添。病来分与花嫌。
正腊衣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
硬东风、枉寒香一度,新月纤纤。多情。
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
与蝶招魂,替莺拭泪,夜深偷诵楞严。
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祝花年。
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