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柴门竹屋断崖底,艮斋手题咏斋字。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
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
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柴门竹屋断崖底,艮斋手题咏斋字。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
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渲染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开篇"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诗人在渔人的帮助下沿着峡江而行,夜色中寻找旧日相识,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昔日友情的怀念。
接下来"柴门竹屋断崖底,艮斋手题咏斋字",描述的是一处隐逸之地。竹屋坐落于悬崖之下,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艮斋”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书房名,这里诗人亲自题写,表现出对这片刻骨铭心之地的情感寄托。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春意盎然中,山花烂漫,月亮如梭,诗人以此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春意渐浓,春风轻拂,花瓣纷飞,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流转、岁月匆匆的一种深切感悟。
整首诗语言平和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又不失意境之美,展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
见春光又去,肠断处、年年轻掷。
堤柳乱飘,双双飞燕翼。掠波无踪。
只因狂做病,将颠赚醉,遍粉塘香国。
风流何处寻钗泽。浮白红楼,踏青紫陌。
准拟受他怜惜。待挑灯剪烛,细语窗槅。春心寂寂。
只唾花袖碧。面叶钿黄,微闻消息。座中顾曲佳客。
话旧游苏小,欢情何极。更匆匆、绝缨欹帻。
誓今后、怜水怜山,不过远山垆侧。
驾扁舟、趁伊潮汐。自思量、惟有凄凉梦,一生值得。
问今年为底,才识春愁。梅额浅,柳腰柔。
傍妆台、试看团圆玉照,一丝新喜,才上眉头。
金雀屏风,红珠斗帐,试听东风黄栗留。
午梦瞢腾慵醒处,金虫宝瑟倩谁收。
又是飞飞燕子,穿帘拂幕,坐雕梁、对话难收。
红作片,锦成毬。空楼闲昼,暗数绸缪。
千点飘来,柳花烟起,五铢用尽,榆荚星稠。
恨伊偏薄劣,镇教垂却,银蒜双钩。
约伴寻春,何处玉钩斜畔,暗数道、画桥廿四。
向芳郊,酒帘畔,听流水。歌声美。
才过桥头十五,小苏家,钿筝斜倚。
花雨霏微,纷纷海棠园里。唤流莺、欲留无计。
待满泛银船,肠断鸳鸯被。
鲛绡拭残泪,长记酒头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