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凤宁山》
《九日登凤宁山》全文
元 / 许有壬   形式: 古风

亭亭凤宁山,形势若飞动。

胡为不飞去,仙真此抟控。

灵迹既不閟,烟霞遂增重。

城居见其图,清赏时入梦。

本朝事幽寻,霜风肃飞鞚。

适与佳节会,更与佳人共。

危亭搆两翼,飞云连画栋。

翠柏泻秋声,红树列清供。

遐观千里近,长歌百杯送。

洹流嗽其根,俯瞰清可弄。

陟降自忘疲,酬酢益豪纵。

牛山何用悲,兹方待鸣凤。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九日登凤宁山》描绘了诗人登临凤宁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以“亭亭凤宁山,形势若飞动”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雄伟与灵动,仿佛要展翅高飞。然而,“胡为不飞去,仙真此抟控”,却暗示着山中隐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让山峦得以静止,如同被仙人掌控。

接下来,“灵迹既不閟,烟霞遂增重”,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神秘而幽深的氛围,使得烟云与霞光更加浓重,增添了山的神秘色彩。诗人虽身处城市之中,但心中对这山景的向往与欣赏,时常在梦境中得以满足。

“本朝事幽寻,霜风肃飞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探索的热爱,即使在寒冷的霜风中,也愿意策马疾行,深入山林,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适与佳节会,更与佳人共”,点明了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求乐趣,也享受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在佳节之际,与佳人一同登高望远,饮酒赋诗,更添了几分雅趣。

“危亭搆两翼,飞云连画栋”,描绘了登高后的所见所感,危亭如同双翼般矗立,与飘渺的云朵相连,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

“翠柏泻秋声,红树列清供”,通过秋日的翠柏与红树,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之美,秋声与清供,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宁静。

“遐观千里近,长歌百杯送”,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视野与豪迈的情怀,即使面对千里之遥,也能以歌声与美酒相送,展现出豁达的心境。

“洹流嗽其根,俯瞰清可弄”,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的洹水,水流潺潺,仿佛在轻抚山根,清可见底,令人赏心悦目。

“陟降自忘疲,酬酢益豪纵”,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忘记了疲惫,与朋友之间的交流更是充满豪情与畅快。

最后,“牛山何用悲,兹方待鸣凤”,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无常,也不必过于悲伤,因为美好的事物总会在前方等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

作者介绍

许有壬
朝代:元   字:可用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1286~1364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次韵答李亮侯寓文康梁公祠左见怀之作

栖遁山门拥薜萝,旧游离索怅怀多。

珠投皛皛回霄汉,藻思纚纚绚绮疏。

相府居停连数武,通家义重一相过。

留宾愧我无鸡黍,兴尽平原奈尔何。

(0)

题凤埕八景·其二南带玉砂景

玉种移来到海□,天然佳案在村前。

高秋入眼飞琼屑,盛夏汤蹄飏璧烟。

午夜月明满彀见,三春雨浣玷瑕鲜。

门庭白面多和璞,得遇相知价倍偿。

(0)

蒲涧帘泉

涧道泻飞流,鸾声最上头。

谁持九节去,潇洒石林秋。

(0)

塞上杂咏四首·其一

无定河边觱栗鸣,夜深灯火赫连城。

八千里外江南客,边塞悠悠度月明。

(0)

小孤山

波涛拍天几千里,蛟宫龙室云间起。

几看蜃气结重楼,谁向空中伸一指。

有时桂影落参差,月里山河疑即是。

忽然飙催电光划,危柱欲断又复峙。

怪鳞妖虬争沸跃,经过屼嵲不敢视。

上有珠树鹤来栖,翩翩清翮镜中止。

仙徒释子渡杯去,蝉蜕人世同敝屣。

渔翁白发节朝曦,汲得江心洗双耳。

扬帆伐鼓何处船,神悸胆慄奚为尔。

山鬼顾之笑且怜,空负江头好兰芷。

罗浮有客颇好奇,维舟山下酒重骊。

敢云醉里铲昆玉,安得借力撑鳌趾。

但闻精卫将微木,欲塞长江作平地。

乾坤万劫不自知,陵谷再变亦谁使。

即问孤山孤不言,春风两岸吹桃李。

(0)

避乱山居即事

驻马山前路,江村事事幽。

野花开橘柚,林鸟叫軥辀。

地迥偏宜寂,时和早报秋。

田家熟鸡黍,劝我数能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