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不知晚,归途那计迂。
一欢閒里足,万籁静中无。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
娟娟林外树,江月伴人孤。
信步不知晚,归途那计迂。
一欢閒里足,万籁静中无。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
娟娟林外树,江月伴人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野外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闲适的氛围。首句“信步不知晚”,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时间在他眼中变得不再重要,他只是随心所欲地行走,享受着这份自由与自在。
接着,“归途那计迂”一句,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豁达。即使在返回的路上遇到曲折或迂回,他也全然不放在心上,这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挫折和变故,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泰然处之。
“一欢閒里足,万籁静中无”这两句,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闲适的时光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快乐,也足以让人心满意足;而在寂静的夜晚,万物仿佛都沉睡了,没有了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相映成趣。
“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即兴生活。他随意地坐在草地上,用泉水代替酒壶,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种简朴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正是诗人追求的境界。
最后,“娟娟林外树,江月伴人孤”两句,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远处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而江面上的明月,则像是陪伴着诗人,让他在孤独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与慰藉。这一景象不仅美轮美奂,也寓意着诗人虽身处孤独,但心中有月,有树,有自然之美相伴,这份孤独便不再那么沉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君家有高树,高树与云齐。
东方一以明,高树闻鸣鸡。
天下正康泰,汝将安归兮。
长安王侯第,出入通金闺。
当门设行马,隔墙闻鼓鼙。
入朝火城近,破晓天光低。
云鬟白玉钗,绿鬓黄金鎞。
美人年几许,窈窕初及笄。
君家五兄弟,蝉联荷爵圭。
十旬两聚首,金鞍映霜蹄。
玉堂醉琼液,锦队绚晴霓。
唶唶道旁士,无计同攀跻。
鸿飞遵水渚,雁栖在芦乡。
虞人巧执雁,而雁代鸿亡。
禽鸟且相代,兄弟何可忘。
江水生,江月起,青帘白舫江风驶。
江头老翁披短蓑,独泛江心羡鱼美。
大张一网罗群鱼,群鱼涌出清江里。
勇者伤于钩,贪者伤于饵。
起者如浮瓜,落者如沉李。
散者如疏星,合者如聚蚁。
蜷者如弱弓,掷者如强矢。
入者困而怒,出者跃而喜。
动者舞惊涛,静者潜芳芷。
大者三尺五尺长,小者七寸八寸止。
老翁一纵仍一擒,网大鱼多莫之纪。
须臾捲尽千顷波,势及冯夷也披靡。
我闻董生尝有言,羡治羡鱼同一理。
今开此卷披此图,乃知此工真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