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兴旺、天人合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丰收和雨水恩泽的感激之情。
"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一句中,“亢旱”指的是干旱无雨的状态,而“田禾槁”则是指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干旱之苦的同情,并通过“心香祷列仙”一词,展示出一种祈求天降甘霖的虔诚心态。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一句,用“沛来三寸雨”形容雨水如潮水般倾盆而下,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和敬畏之情。通过“感动九重天”,诗人传递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彰显了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哲思。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一句,描绘了雨后凉爽、农事兴旺的情景。诗人通过“却扇清无暑”一词,表达了在雨过天晴后的舒适感受;而“挥锄庆有年”则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一句,用以赞颂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恩泽。诗人借“神功归大造”,表达了对宇宙之神妙力量的敬仰;同时,“志喜在吟篇”则展示出诗人的创作热情和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无限赞美。
瀛洲信难求,天姥或可睹。
朝谈谪仙诗,夜梦游仙坞。
烟萝百尺手自攀,飞步直上青云端。
瑶草香浮碧烟暖,松风怒作秋涛寒。
踰千岩兮历万壑,四顾无人自盘礴。
羽衣丹顶双皋禽,戛然长鸣溯寥廓。
我欲因之纵攀跻,空中恍惚闻天鸡。
豁然惊觉失所在,天青月落银潢低。
征鸿度南浦,慈乌号北林。
白云仍在目,恻恻思难任。
云飞沧江上,日夕归故岑。
高堂旷千里,倚门望弥深。
孝子爱寸晷,哲人惜分阴。
百年顾云邈,欢乐当在今。
綵袖时独戏,板舆日同寻。
愿同白云飞,倏尔谐冲襟。
瞻云念白首,捧日秉赤心。
狄公播英名,价重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