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人亭》
《故人亭》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翠壁丹崖云气浮,故人亭下驻行舟。

潇湘东去连沧海,桂岭西来接永州。

浦树生烟攒舴艋,岩花覆水叫軥辀。

谳刑省俗惭无补,目断波间双白鸥。

(0)
翻译
青翠的峭壁和红崖上云雾缭绕,老朋友在亭下停下了行舟。
湘江向东流去连接着广阔的沧海,桂岭从西而来与永州相连。
江边的树木升起薄雾,小船聚集;岩上的花朵倒映水中,仿佛在呼唤马车。
审理案件、体察民情,深感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望着江面,只见两只白鸥飞翔。
注释
翠壁:青翠的峭壁。
丹崖:红色的崖壁。
云气浮:云雾缭绕。
故人:老朋友。
亭下:亭子下面。
驻:停下。
潇湘:湘江。
沧海:广阔的海洋。
桂岭:桂树林中的山岭。
永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浦树:江边的树木。
生烟:升起薄雾。
攒:聚集。
舴艋:小船。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覆水:倒映水中。
叫:仿佛在呼唤。
軥辀:古代的一种马车声。
谳刑:审理案件。
省俗:体察民情。
惭:感到惭愧。
无补:无能为力。
目断:目光所及。
双白鸥:两只白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秀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首句"翠壁丹崖云气浮"写出了山崖的青翠与丹红相映,云雾缭绕,显得生动而神秘。"故人亭下驻行舟"点出诗人与朋友在古老的亭子下停船,暗示着友情的深厚。

接下来两句"潇湘东去连沧海,桂岭西来接永州"展现了湘江向东流去,直通大海的壮阔景象,以及桂岭从西而来,与永州相连的地势,展现了地理的开阔和深远。

"浦树生烟攒舴艋,岩花覆水叫軥辀"通过描绘水边树木笼罩轻烟,小舟穿梭其中,以及岩花随水流声中摇曳,形象地刻画了水乡的宁静与生机。

最后两句"谳刑省俗惭无补,目断波间双白鸥"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审判和改善风俗的愿望,但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只能在江边望着那自由飞翔的白鸥,寄托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百病吟

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

可能无系累,却是有依凭。

秋月千山静,春华万木荣。

若论真事业,人力莫经营。

(0)

宿寿安西寺

好景信移情,直连毛骨清。

为怜多胜槩,尤喜近都城。

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

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

(0)

接笋峰

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

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

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0)

念奴娇·其二用东坡赤壁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0)

鹤鸣亭绝句四首·其二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

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0)

和郭逢道韵·其一

枣树平生叹子阳,里歌虽短意偏长。

东家昨夜梅花发,愧我分他一半香。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