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寿安西寺》
《宿寿安西寺》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好景信移情,直连毛骨清。

为怜多胜槩,尤喜近都城。

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

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寿shòuān西
sòng / shàoyōng

hǎojǐngxìnqíngzhíliánmáochéng

wèiliánduōshènggàiyóujìndōuchéng

zhújiāoshānsōngshēngluànshuǐshēng

zhōngàijiěbàngyíng

注释
好景:美丽的景色。
信移情:触动情感。
直连:直接连接。
毛骨清:身心清爽。
怜:喜欢。
多胜槩:超过其他地方。
尤喜:特别喜欢。
近都城:靠近首都。
竹色:翠竹的颜色。
交:交织。
山色:山的色彩。
松声:松树的声音。
乱:混杂。
岂辞:怎能拒绝。
终日爱:整天的喜爱。
解榻:铺床休息。
傍虚楹:在空荡的屋檐旁。
翻译
美好的景色能触动人心,直接洗涤着我的身心。
特别喜欢这里胜过其他地方,尤其因为它靠近都城。
翠竹与山色交织,松涛声与流水声混杂。
我怎能拒绝整天的喜爱,只想在空荡的屋檐旁安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宿寿安西寺》,描绘了诗人寄宿在西寺时的感受。首句“好景信移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动,仿佛美景能直接触动心灵,带来清新的感受。接下来,“直连毛骨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新的力量,让诗人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为怜多胜槩”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尤其是因为这里景色优美且临近都城,更显得珍贵。“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林与山色相融,松涛与流水交织的自然画卷,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最后,“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表达了诗人愿意整天沉浸在这份美景中,甚至愿意在寺庙的空闲屋檐下歇息,流露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邵雍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题小山水景二首·其一

十年小隐在青山,喜有东湖屋数间。

门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浑似钓舟閒。

(0)

寻春

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

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

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

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

(0)

送别林彦时之建上

黄叶纷纷秋满天,故人今夜惜离筵。

他乡见月长为客,别路逢霜半在船。

剑浦绿芜连晚烧,幔亭荒树带寒烟。

明朝碧水丹山下,知尔相思若个边。

(0)

姑苏怀古

看山几日到吴中,游客登临感慨同。

金虎迹荒灵气灭,水犀军散霸图空。

春归茂苑乌啼月,花落横塘蝶怨风。

谁识倦游心独苦,扁舟长忆五湖东。

(0)

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0)

白苎辞

秋风起,白露垂。

天涯客子夜索衣,箧中惟有江南苎,一片银丝万行泪。

犹是前年暮春寄,寄时不为秋风寒,此夜却同秋月看。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