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
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倢伃。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
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
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
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倢伃。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
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
此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其一)》。诗中融合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此两句通过提及古代名将韦昭(韦门)与班超(班氏)的功绩和著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倢伃":这里讲的是古代宰相被贬官后又重新被起用,成为朝中要职。诗人通过这种政治变迁,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常和社会变动。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面,乌鸟聚集于古代丞相之墓(周原),而雁阵则伴随着官员的马车经过越岭。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赞美。
"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后世无尽怀想的情感。诗人通过“冥漠”二字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伤,而“空怜赋子虚”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虚幻和个人情感的空落。
整首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到的艺术表达,构筑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
我生坐疏拙,逢人辄倾倒。
语言无浅深,出口被伊恼。
为孽匪天作,受攻本谁造。
惩非每嚼舌,事已复自蹈。
可怜愚不灵,蹭蹬到今老。
识君无几时,底里见襟抱。
古人重倾盖,相从恨不早。
是行若登仙,江山为君好。
无繇挽画鹢,此意增恋嫪。
何当寄相思,临风慰衰槁。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酌别为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