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卢隐士归庐山》
《送卢隐士归庐山》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古风

世事如循环,是非终莫尽。

羡尔归深山,任他讥小隐。

黄鹄举已高,白云去非近。

天籁归寂寞,何峰弄清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的《送卢隐士归庐山》,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世事如循环,是非终莫尽”开篇即揭示了世事的复杂与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厌倦。接着,“羡尔归深山,任他讥小隐”表达了诗人对卢隐士归隐山林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社会中隐者生活的一种认同与向往。这里,“小隐”一词并非贬义,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

“黄鹄举已高,白云去非近”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黄鹄高飞、白云飘远象征隐士追求的精神境界之高远,同时也暗含了对隐士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生活的赞美。黄鹄与白云的形象,既美丽又遥远,寓意着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

“天籁归寂寞,何峰弄清轸”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环境与心境。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这里的“天籁归寂寞”形象地表现了隐士生活在自然界的寂静之中,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和谐。而“何峰弄清轸”则可能是指隐士在某座山峰上弹琴或吟唱,其音乐或歌声清澈悠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卢隐士归隐生活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卒戍发伊犁东归

萋萋塞外草,寒沙无深根。

加以牛羊践,重以烈火焚。

一冬久不死,复与春风新。

春风自皇都,万里释逋臣。

东向再拜起,欲语声且吞。

不知当何为,但有涕泪纷。

上堂交簿书,元戎劳语温。

下堂解佩刀,长揖辞官军。

自惟多疚躬,赦宥邀殊恩。

所愧犬马齿,十无二三存。

岂复及鞭策,但得长苦辛。

生少南山田,死没东海漘。

(0)

虎丘·其二

水阁家家风幔开,画阑曲折粉塘回。

冶香轻似落花过,快橹瞥如飞燕来。

(0)

续前题与宋奕岩同赋·其一

唐宋人惊瘴疠天,天荒破又几多年。

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

猎尽鸩媒消毒种,潮逢龙媾采香涎。

韩苏遗迹应还在,摹向端溪砚上镌。

(0)

正月六日安国镇道中

积雪半遮山,残冰犹在地。

旭日射车窗,盎然有暖意。

柳芽苞欲放,草色淡如睡。

青葱未可言,各各含生气。

因思前夜冷,缩脚不成寐。

相去未经句,寒暄何太异。

物极势必反,阳开本阴閟。

至此见天心,因之悟人事。

今兹看长养,畅畅群生遂。

寄语苦寒人,慎勿怨憔悴。

(0)

题路旁于阗大玉·其二

不刻摩崖字,光明帝德昭。

瑞同麟在野,喜见鹊来巢。

昆璞依然古,羌戎逖矣朝。

鬼神牢守护,莫任斧斤招。

(0)

送蒋健之出塞

清秋幕府集严霜,爱子从征赴朔方。

辽海文章师李贺,帝城书札累陈汤。

觚棱金爵三生梦,关塞青枫万死乡。

何日鸡竿看肆赦,还家犹得作台郎。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