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为池护水源,更闻池上有台存。
书云卜岁云于是,觞滥依稀自道元。
结石为池护水源,更闻池上有台存。
书云卜岁云于是,觞滥依稀自道元。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朴而充满历史韵味的泮池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泮池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首句“结石为池护水源”,以“结石”为起始,形象地描绘了泮池的形成过程,石头堆砌而成的池塘,不仅美观,还起到了保护水源的作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智慧。接着,“更闻池上有台存”,进一步点明泮池之上有建筑存在,增添了景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这里曾是举行重要仪式或活动的地方。
“书云卜岁云于是”,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书云”(记录)和“卜岁”(预测年岁),表达了对泮池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视与关注,暗示了这里可能与农业、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最后一句“觞滥依稀自道元”,“觞滥”指的是酒器,此处借指宴饮活动,而“依稀自道元”则意味着这些活动虽已过去,但其精神和意义依然被后人铭记,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整句诗既描绘了古代泮池中举行的欢庆场景,又蕴含了对传统礼仪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泮池及其周边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文化习俗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