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六》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六》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深寻两林间,清波贯华屋。

莲社有遗踪,草堂非旧筑。

脩廊馀故刻,好丑杂珉玉。

亦复记经行,深惭后人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深寻两林间”,描绘了诗人深入林间探索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探险的趣味和对未知的好奇心。接着,“清波贯华屋”一句,将视线从幽静的森林转向了清澈的水流,流经华丽的房屋,画面由静谧转为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莲社有遗踪,草堂非旧筑。”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提到了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莲社遗址以及曾经的草堂,暗示了这里曾是文化与智慧的汇聚之地,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感慨。

“脩廊馀故刻,好丑杂珉玉。”描述了修长的走廊上残留着古老的雕刻,这些雕刻或精美或粗陋,混杂着各种材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述,也暗含了对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的思考。

最后,“亦复记经行,深惭后人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走过的痕迹被后人记住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责任感,认为自己的作品或行为应当值得后来者去阅读和反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自我反省和传承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重以及个人之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晓出柏乡

未晓已先兴,轩车带睡登。

官程胶齿饭,乡思折腰菱。

野店歌鬟女,孤庵瀹鼎僧。

不酲亦不醒,沙里鼓鼟鼟。

(0)

读书

拭却韦编尘,衣冠对古人。

著来皆肺腑,道破益精神。

把斧樵珠玉,恢纲网凤麟。

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蓁。

(0)

摄山纪游·其一

黄叶旋空下,清泉作雨飞。

苔毛青佛面,石色老天衣。

僧静厨蔬少,山寒野雀稀。

自然消万虑,不是学忘机。

(0)

集平山堂用平山字为韵偕游者方子两谢生也·其二

天业空遗事,披图咫尺间。

斜桥兴废水,淡墨有无山。

野老囲香泽,妖狐学黛鬟。

荒亭犹故井,马上挈泉还。

(0)

余山居六年矣丙午秋复北上临发偶赋

又被閒驱出,冥鸿那可飞。

添多新蒜发,典尽旧荷衣。

柳密云侵郭,荷长水浸矶。

鸥凫争作语,客子几年归。

(0)

赋得欢场害马

恶态频来见,清谈事每差。

杯徼合券客,庭老晒裈花。

遇月长扃户,登山屡忆家。

每当欢饮夕,三五散如鸦。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