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旋空下,清泉作雨飞。
苔毛青佛面,石色老天衣。
僧静厨蔬少,山寒野雀稀。
自然消万虑,不是学忘机。
黄叶旋空下,清泉作雨飞。
苔毛青佛面,石色老天衣。
僧静厨蔬少,山寒野雀稀。
自然消万虑,不是学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摄山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黄叶旋空下”,以落叶飘落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秋日的萧瑟氛围。接着“清泉作雨飞”一句,将清泉比作雨滴,生动地描绘了泉水轻盈跳跃的情态,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
“苔毛青佛面,石色老天衣”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苔藓比作佛面的青色,石头则仿佛是天衣的颜色,形象地表现了山间植被与岩石的自然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融入,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僧静厨蔬少,山寒野雀稀”描绘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山林的寒冷,通过“厨蔬少”和“野雀稀”的细节,凸显了环境的清冷与僧人的淡泊心境。最后,“自然消万虑,不是学忘机”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观察,内心得到了平静与解脱,这种境界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摄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风雨来从海外天,灵星海里泊楼船。
坐吟苦句斟愁酒,也是清明过一年。
牛眼化蝶化未成,梦中澒洞发大声。
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
起来推窗无一物,海潮打入齐山窟。
数洲翻覆相荡摩,四山动摇皆突兀。
钱塘潮来声惊天,金陵潮来声寂然。
此去金陵一千里,郡得潮声来到此。
长年三老笑复嘲,云是波声不是潮。
清溪波头高过屋,大江波头发日毂。
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
北风向晚动地来,跳出银峰万万堆。
侬船莫管行不得,且看银峰永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