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一日,雷电蛰虫惊。
雨气蒸人暖,潮头触岸平。
君王敬天变,宰相访民生。
穫稻筑场圃,千村正望晴。
立冬前一日,雷电蛰虫惊。
雨气蒸人暖,潮头触岸平。
君王敬天变,宰相访民生。
穫稻筑场圃,千村正望晴。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前一日的奇特气象现象,既有雷电惊动蛰伏的昆虫,又有雨水带来的暖意和潮水退去后的平静。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暗示了对天象变化的敬畏以及对民生的关注。皇帝对天变的敬重和宰相关心民众疾苦的描写,体现了古代官员的责任感。最后,诗人期盼丰收的稻谷能够晒干储藏,表达了农民们渴望晴朗天气以完成秋收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于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官员体恤民情的价值观。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壶。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蒲。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
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