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
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
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甘州·寄李筠房》,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作品。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深,语言优美。
开篇“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景象,水面上的荷花在黄昏时分被浮动的云朵所掩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隐晦。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则转换了视角,从高处眺望远方,感受着秋风的萧瑟和孤雁的过往,以及夜晚残留的月光洒在沙滩上,这些景象都烘托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禁泪下的状态。
在下片,“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中,诗人提及与友人的分别,以及自己沉迷于酒色和文学创作之中,不觉间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这里的“盟鸥”指的是古代一种形式上的友情契约,而“别后”则是实际生活中的离别。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关注,以及他自身内心的情感温暖和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深。
最后,“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期待再次与亲友团聚之情。这里的“剪灯”是指古代节日中的一种习俗,即在夜晚用剪刀修剪油灯,以防火灾。而“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则象征着诗人对亲友的深情厚谊,就如同清高孤傲的梅花,不随便轻易赠与。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易逝的感悟。
川光茫茫风景暮,一雪无情天地素。
长安闭门千万家,亦有行人踏长路。
新丰烟火灞桥水,画史工作荒寒趣。
雪中故事知几何,偏识诗翁忍寒处。
君不见淮西城下鹅鹳鸣,官军夜斫吴家营。
只如党家粗俗亦不恶,银烛金荷天未明。
拈出雪诗三十韵,蹇驴席帽可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