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
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
晴云幂幂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遍西山田。
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馀年。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
风流千载无虎头,于今妙绝推龙眠。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
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
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
晴云幂幂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遍西山田。
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馀年。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
风流千载无虎头,于今妙绝推龙眠。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诜的作品,名为《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美景并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诗中的意象丰富,笔触细腻,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开头两句“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通过描绘帝王子孙聚集在精致的玉器旁,乐声突然中断,似有意境超脱尘世,显示了作者对高洁生活的一种向往。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发现和内心的震撼,体现出一种由城市生活转向自然状态的心灵变化。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此处反映了对遥远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源泉追求的渴望。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诗人表达了多年的漂泊生涯,以及对汉江这片水域深厚的情感和无法割舍的哀愁。
接下来的“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随后的几句“晴云幂幂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则是一种对自然界无尽变化和生命节奏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作为艺术家对于美感的追求和创作的态度。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遍西山田。”表达了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和自然景观的深远意境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
在“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馀年。”这里诗人抒发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通过书画来超越时光、淡化岁月的意愿。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风流千载无虎头,于今妙绝推龙眠。”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于前人艺术成就的敬仰。
“岂图俗笔挂高咏,從此得名因谪仙。”这两句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最后,“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和绘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上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诗人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以及其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