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郑延平王祠堂用梦窗游灵岩韵》
《八声甘州.郑延平王祠堂用梦窗游灵岩韵》全文
清 / 梁启超   形式: 词

甚九州尽处起悲风,汉军落前星。

剩百年花鸟,种愁荒砌,啼血空城。

夜半灵来灵去,海气挟蛟腥。

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

今日红羊又换,算学仙辽鹤,有梦都醒。

对斜阳无语,弹泪满冬青。

渐东流夜潮去急,荡旧时明月下寒汀。

凭谁问,閟重重恨,树靡东平。

(0)
鉴赏

这首词以悲凉的气氛和深沉的历史感慨,描绘了郑延平王祠堂的景象。开篇"甚九州尽处起悲风,汉军落前星",通过描绘边陲之地的凄风与落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接下来的"剩百年花鸟,种愁荒砌,啼血空城",借花鸟之哀鸣,渲染出祠堂的荒凉与寂寞,仿佛它们也在诉说着历史的兴亡之痛。

"夜半灵来灵去,海气挟蛟腥",进一步深化了祠堂的神秘感,海的气息夹杂着蛟龙的腥味,增添了神秘而阴森的氛围。"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以铃声象征亡魂的低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哀思。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时光流转,王朝更迭,"今日红羊又换,算学仙辽鹤,有梦都醒",借用"红羊换代"的典故,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面对夕阳,词人无言以对,只能在冬青树下弹泪,寄托哀思。

结尾"渐东流夜潮去急,荡旧时明月下寒汀",以江潮的东流和月下的寒汀,寓言历史长河的无情流逝,以及对逝去英雄的怀念。最后的"凭谁问,閟重重恨,树靡东平",以疑问和哀叹收束,表达了对历史深重悲剧的追问,以及对东平地区的怀念。

整体来看,梁启超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梁启超

梁启超
朝代: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猜你喜欢

旅夜书怀

一身万里云无定,孤馆残更月欲斜。

湖海频年思弟妹,干戈馀劫起龙蛇。

九秋客况愁中酒,四海人心散后沙。

倚枕不眠思故事,汉朝终始在三巴。

(0)

次韵答晴皋自桂林东下舟泊阳朔见寄·其二

瘦石寒花几度秋,十峰轩畔客淹留。

鏖诗屡逐中原鹿,入世难驯大海鸥。

杨柳关河游子泪,芙蓉旌旆美人愁。

枫青月黑相思夕,此境空劳梦里求。

(0)

为潮人士衍说孔教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

大海潮来独倚栏,七千里外冷朝官。

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0)

枯树

仙鹤归飞认旧枝,荒山坐老岁寒姿。

心空尽有客人处,材大终无搆厦时。

千尺排云犹气势,百年阅世几荣衰。

婆娑月里阎浮影,羡煞风霜总不知。

(0)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其九石林上人

石林精舍虎溪东,尽日门前独看松。

年老身閒无外事,眼看春尽不相逢。

月明古寺客初到,睡觉东窗日已红。

今日鬓丝禅榻畔,一番清话又成空。

(0)

雪窗画兰四绝·其四

白云黄叶满山家,又见光风转蕙花。

不用薰炉爇沈水,一帘香霭读楞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