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员峤总茫然,院落萧閒别一天。
红灶亦微文武火,赢将怡澹作神仙。
方壶员峤总茫然,院落萧閒别一天。
红灶亦微文武火,赢将怡澹作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之感。首句“方壶员峤总茫然”,以神话中的方壶、员峤两座仙山象征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表达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接着,“院落萧閒别一天”一句,通过对比院落内外的景象,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红灶亦微文武火”,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灶上火焰文火微燃,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寓意着内心的温润与和谐。最后,“赢将怡澹作神仙”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仿佛已达到神仙般的境界,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在平凡中寻找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以及在日常琐碎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智慧。
潮阳瘴烟黑,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閒。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效,月食二万钱。
自请西南来,此行非窜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剑门安。
惟怀吏部节,不知蜀道难。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月移花影来窗外,风引松声到枕边。
长剑舞馀烹茗试,新诗吟就抱琴眠。
酒醅初泼青螺髓,香篆常烧紫马鞭。
九曲溪头冲佑观,清虚堂里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