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思永夕,极目感深秋。
月落应同照,溪阴故独流。
鸟啼清露下,雁过薄寒收。
衰草犹如岸,空依此夜舟。
临风思永夕,极目感深秋。
月落应同照,溪阴故独流。
鸟啼清露下,雁过薄寒收。
衰草犹如岸,空依此夜舟。
这首《秋日泛舟怀友》以秋日泛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泛舟于水面上,思绪万千,怀念远方友人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临风思永夕”,点明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诗人面对着微风,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接着,“极目感深秋”一句,将视线拉远,通过“极目”二字,展现出诗人对深秋景色的全面感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月落应同照,溪阴故独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月落之后,月光依旧照亮水面的景象,另一方面则强调了溪水在月光下的独特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鸟啼清露下,雁过薄寒收”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意象,鸟儿的啼鸣与露珠的滴落交织成清晨的宁静,大雁南飞则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迁徙的寓意,同时“薄寒收”三字,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
最后,“衰草犹如岸,空依此夜舟”两句,以衰草比喻诗人内心的苍凉与孤独,与“此夜舟”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秋天薄如纸欲飞,秋云乱卸秋罗衣。
碧空无人紫箫响,灵风来往皆真妃。
月中素娥面如月,青女霜中带霜骨。
清气都乘白帝凝,冰心共守青天活。
相对婵娟秋夜长,看他织女度银潢。
月作明珠来赠嫁,霜为铅粉助亲妆。
须臾花发黄金粟,玉杵捣香香万斛。
纨扇遥开三界闻,霓裳舞散诸天馥。
分明擎出一枝斜,要与人间富贵家。
赢得少年齐仰首,不知若个得簪花。
卿家扇子清风发,洁若秋霜激如月。
欲识云中缥缈仙,先参画里芙蓉阙。
霜月同时藻鉴开,一双仙影下瑶台。
意中早有探花客,故著青衣仔细猜。
罗帕分香,玉钗留股,东风羞记初盟。
残杨剩柳,休问啭春莺。
虚向蒲关驻马,淹误了、云路鹏程。
伤心处,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
章台人远,寻春计晚,露蕊凋零。
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好事从来易阻,御沟里、红叶难凭。
空惆怅,夜深人静,辜负月华明。
苔阶咽雨,草阁延秋,夜深人似枯僧。
梅子黄时,居然四壁蛩鸣。
回栏凤仙花发,变井梧落叶无情。
孤灯里,念鹊巢卜岁,雁字知兵。
历历美人名士,诉青春薄命,一样平生。
燕子红楼,为卿长叹漂零。
前身溧阳仙尉,到白头还做兰成。
吟正苦,柝凄凄遥应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