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天上水,悠悠天际云。
静观万物化,谁使之芸芸。
吾道在宇宙,与物同涬溟。
牛马谁毁誉,龙蠖自屈伸。
浮游寄一世,傥然忘我人。
究竟弗可诘,与子俱愚芚。
浩浩天上水,悠悠天际云。
静观万物化,谁使之芸芸。
吾道在宇宙,与物同涬溟。
牛马谁毁誉,龙蠖自屈伸。
浮游寄一世,傥然忘我人。
究竟弗可诘,与子俱愚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赠天游子潘知非》。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哲学思考和超脱世俗观念的诗歌。
首句“浩浩天上水”描绘了广阔无垠的云水之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悠悠天际云”则进一步渲染出天地间云烟的变幻莫测,暗示着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
“静观万物化,谁使之芸芸”表达了诗人在沉思中发现万物皆有其自然法则,无需外力驱动,这里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芸芸"一词形容事物繁复而不可捉摸。
“吾道在宇宙,与物同涬溟”诗人自诩其道融于天地之中,与万物共存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追求。“涬溟”形容水流汇聚的样子,这里比喻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相互作用与流动。
“牛马谁毁誉,龙蠖自屈伸”则是从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中悟到,不论是强大如牛马还是微小如龙蛰,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生存状态,而无需外界的评价或干预。
“浮游寄一世,傥然忘我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浮游”意味着不为物累,轻松地在世界上漂泊。"傥然忘我人"则是说在这种超脱的状态中,甚至连个人的存在也变得模糊和不重要。
“究竟弗可诘,与子俱愚芚”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终极真理的无知,以及愿与朋友共享这份天然的无知状态。“究竟”指最终、根本,“弗可诘”即不可寻问,表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奥秘,人们无法穷尽其底。"愚芚"则是一种坦诚接受未知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的一种超然看法。这不仅仅是诗人的情感抒发,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
花醒馀寒,柳苏丝雨,闰春留作重三。
倦游词客,芳序恨长淹。
为约薇壶俊侣,凤城畔、闲趁珂骖。
轻阴里、朱墙一抹,松影转幢南。
那堪思往事,廿年再禊,曾款精蓝。
问咸丰朝士,几共言谈。
惆怅僧贫树老,一株雪、犹照春衫。
凭高望,斜阳燕麦,无恙是晴岚。
两度兰秋首。恁家家、更番斗样,饤盘瓜镂。
共祝新欢相连爱,今岁穿针果又。
看浅浅、银河如旧。
漫道两回归信准,问人间、置历天知否。
劳隔水,伫望久。
填河莫诉雏尼瘦,数从头、星期几闰,翠桥重构。
二十七年云烟过,恁月朱栏已朽。
况吉庆、裁花罗袖。
休说白头无巧乞,便韶年、乐事何曾有。
还卧听,雨中漏。
烛下有如月。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
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
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
红菱照眼,玉枝先折。
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
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慈亦穷民耳。廿年琮、孤儿寡母,艰难生计。
旧产池阳都割尽,乞食凄凉京邸。
更恸绝、横流乡里。
宗族千人家八口,尽苍黄、乞命干戈里。
天地酷、有如此。与君己丑生同岁。
数衣冠、崔庐中表,旧家门第。
等是飘零伤乱客,说甚成名难易。
只肠断、今朝分袂。
泥首马前无别语,但思亲、泪血烦归寄。
生死托,君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