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卑无睡处,犹得到僧床。
凉润新蒲雨,清熏老柏香。
不嫌茶作祟,何待醉为乡。
事事俱离眼,其功接混茫。
喧卑无睡处,犹得到僧床。
凉润新蒲雨,清熏老柏香。
不嫌茶作祟,何待醉为乡。
事事俱离眼,其功接混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于僧房的独特体验与心境。首句“喧卑无睡处”,写出了外界的嘈杂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犹得到僧床”一句,既表达了对僧舍清净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凉润新蒲雨,清熏老柏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新蒲的湿润与老柏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不仅给午睡增添了几分舒适与安逸,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岁月的沉淀。
“不嫌茶作祟,何待醉为乡”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因茶的提神而感到困扰,也不依赖酒精来寻找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是追求一种更为纯净、自然的心灵状态。
最后,“事事俱离眼,其功接混茫”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融入自然的高远境界。在午睡中,他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与宇宙和谐共存的至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日常琐碎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智慧。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思古人,实获我志。
乾乾夕惕,君子法之。孜孜为善,圣贤同归。
朝斯夕斯,勤学不息。悦我诗书,芥视金璧。
人多逐利,惟义是从。人多偷安,日省厥躬。
先知艰难,后乃可逸。佩服训辞,始终不失。
龟屏象簟尘凝辉,桂枝落尽秋气悽。
琼瑶台上魂是非,孤鸾照影心含悲。
离宫别馆春茫茫,延凉殿上空情伤。
却凭钟火一茎草,换得蘅芜三月香。
兰风蕙露怨娇尽,落叶哀蝉□鸣嘶。
嘤嘤呓语谁得知,再取玉篸搔素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