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叠叠小桥西,昔日人家桃李蹊。
无限欢娱俱寂寞,珠玑锋镝逐春犁。
石峰叠叠小桥西,昔日人家桃李蹊。
无限欢娱俱寂寞,珠玑锋镝逐春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江南水乡景象。首句“石峰叠叠小桥西”,以“石峰”与“小桥”构成画面的主体,石峰的层层叠叠,既展现了山峦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小桥则为这幅画添上了人间烟火的气息,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昔日人家桃李蹊”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记忆,桃李蹊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生机,与“石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热闹与美好如今已成过往,留下的是无尽的寂寞与空旷。
“无限欢娱俱寂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将欢乐与寂寞并置,强调了时光流转中,无论多么欢愉的瞬间,最终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化为一片寂静。这里的“寂寞”不仅仅是环境的寂寥,更是人心深处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最后一句“珠玑锋镝逐春犁”,将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残酷交织在一起。“珠玑”象征珍贵与美好,“锋镝”则代表战争与暴力,两者与“春犁”——象征着农耕与生活的延续——并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句话暗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多么璀璨的文明或是多么残酷的战争,最终都会被时间所淹没,唯有生活的基本元素——农耕——在岁月的更迭中持续不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寂寞黄州左迁客,清宵回忆南冠夜。
当时岂独蛰龙愁,瘐词几毙银铛下。
仁皇遴得宰相才,孤臣感激泪如泻。
文章报国自一事,勋业若成韩范亚。
汤火徒嗟魂梦惊,水曹自笑头衔借。
先生讵以诗名传,斯人何必同陶谢。
偶因月夕哦幽词,长江绕郭渔樵舍。
元修菜嫩密酒冽,何须渴慕江南蔗。
奇才众忌鬼欲愁,结习难忘天亦怕。
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