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华道上梦游天台歌》
《金华道上梦游天台歌》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古风

吾闻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石梁远挂藤萝上。

飞流直下天际来,散作哀湍众山响。

烛龙衔日海风飘,犹是天鸡夜半潮。

积雨自悬华顶月,明霞长建赤城标。

我向金华问客程,兰溪溪水百尺清。

金光瑶草不可拾,梦中忽遇皇初平。

手携绿玉杖,引我天台行。

天台山深断行路,乱石如羊纷可数。

忽作哀猿四面啼,青林绿筱那相顾。

我欲吹箫驾孔鸾,璿台十二碧云端。

入林未愁苔径滑,到面但觉松风寒。

松门之西转清旷。桂树苍苍石坛上。

云鬟玉洞展双扉,二女明妆俨相向。

粲然启玉齿,对客前致词。

昨朝东风来,吹我芳树枝。

山桃花红亦已落,问君采药来何迟。

曲房置酒张高宴,芝草胡麻迭相劝。

不记仙源路易迷,樽前只道长相见。

觉来霜月满城楼,恍忽天台自昔游。

仍怜独客东南去,不似双溪西北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彝尊在前往金华的路上,梦中游历天台山的奇幻经历。他首先想象天台山的壮丽景象,石梁藤萝、飞瀑哀湍,以及烛龙、天鸡和潮汐等神话元素,展现了山川的神秘与壮美。接着,诗人通过金华溪水的清澈和兰溪的传说,引出遇见仙人皇初平的梦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在梦中,诗人步入天台山深处,感受其险峻与幽深,哀猿啼声和松风增添了神秘与凄清。随后,诗人进入仙境般的桂树石坛,见到仙女对坐,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宴饮之中,仙子们以花香和仙草劝酒,让人忘却尘世迷途,只愿长醉不醒。

最后,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发现霜月满城,虽已回到现实,但对天台山的奇妙之旅仍心生怀念,表达了对独自南行的感慨,与双溪西北流的场景形成对比,寓含了孤独与向往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仙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早春

星纪周天运,微阳气候新。

郊原初度腊,梅柳暗惊春。

故国无书久,孤峰入梦频。

年加自多感,况复送归人。

(0)

过襄州留题驿亭

沙堤筑处迎丞相,驿吏催时送逐臣。

到了输他林下客,无荣无辱自由身。

(0)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七夕

袅袅天风响佩环。鹊桥有女夜乘鸾。

也恨别多相见少,似人间。

银浦无声云路渺,金风有信玉机闲。

生怕河梁分袂处,晓光寒。

(0)

水仙花二首·其一

琉璃擢干耐祁寒,玉叶金须色正鲜。

弱质先梅誇绰约,献香真是水中仙。

(0)

常通判惠虞美人花亦名双鱼儿花

好景无穷巷,名园有异姿。

春今十分好,花又一番奇。

比目红绡结,双鱼碧玉枝。

孤窗还遣伴,空忆美人词。

(0)

相思引·其一

皓齿清歌绝代音。眼波斜处寄情深。

东风吹散,云雨杳难寻。

试手罗笺花样在,唾窗茸线暗尘侵。

向来多事,触绪碎人心。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