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其二》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古风

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

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

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

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

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识州县门。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前四句“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描绘了一位士人原本可能追求的功名之路,他不敢认为自己的儒学之冠是错误的选择,渴望能够像青云一样攀登仕途,甚至不需要像光范那样投递一封推荐信就能获得高位,也不需要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撰写三篇赋文来获取恩赐。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官场成功的渴望与期待。

接下来的四句“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则描述了这位士人最终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放弃了朝堂的荣华,选择了在金马门外等待诏令,直到夕阳西下才向皇帝辞行,独自带着使节前往瘴气弥漫的地方。这不仅是对官场生活的放弃,也是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将个人的生命比作轻如鸿毛,最终归于尘土。

最后两句“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识州县门。”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远离官场束缚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前面追求功名的路径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说,与其在官场上劳心劳力,不如像一位老农一样,住在深山老林中,一生都不曾踏入州县的官府大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生选择的价值观,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一部分士人的内心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重视。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用功成韵赋外舅短项翁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扫尽惟酒经。

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

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

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

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

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

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

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钟。

浊醪作贤清作圣,翁不异味同其空。

我方畏缩立下风,伸颈一笑短项逢。

脱冠与翁共醉倒,从人笑此两秃翁。

(0)

题东池

一池寒水绿粼粼,池上初梅白未匀。

谁念酒旗飞动处,唐朝曾住作诗人。

(0)

秋怀

不管秋天阴复晴,秋怀何处不凄清。

江城几夜无佳月,亦有新诗对雨成。

(0)

题汪水云诗卷

禾黍兴悲两鬓皤,千年荆棘几铜驼。

义熙处士流风远,天宝诗人旧恨多。

雨露又新周草木,烟尘空想汉山河。

庾郎谩有江南赋,得似先生醉后歌。

(0)

调笑令·其十离魂记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0)

宁浦书事六首·其五

身与枝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