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响萧萧已满枝,冷香不放小船移。
总宜酒散笙歌歇,睡彻玉楼人未知。
寒响萧萧已满枝,冷香不放小船移。
总宜酒散笙歌歇,睡彻玉楼人未知。
这首元代丁复的《题汪伯高梅(其二)》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首句“寒响萧萧已满枝”以萧瑟的寒风吹过梅枝,发出轻微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次句“冷香不放小船移”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香气在寒冷中依然凝固不散,如同小船不愿被寒风吹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孤傲。
后两句“总宜酒散笙歌歇,睡彻玉楼人未知”,则转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在宴饮笙歌结束后,整个场景变得寂静,只有梅花的幽香和寒夜的静谧。诗人暗示,即使人们沉醉于欢乐,也未察觉到这如梦似幻的梅香世界,使得这幅画面更显深沉和内敛。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冷艳与静夜的宁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气质的欣赏,以及对世事繁华背后的淡然心境。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
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
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馀霭咽残蝉。
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东岸菊丛西岸柳,柳阴烟合菊花开。
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
除却悠悠白少傅,何人解入此中来。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