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寄张明成阁老》
《答寄张明成阁老》全文
明 / 沈思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当年心共系安危,一别沧桑未可知。

龙剑夜占南斗近,鸿书寒下朔风迟。

黄茅应变还丹日,黑发仍留去国时。

底事先忧消不得,并垂清泪湿江蓠。

(0)
鉴赏

这首诗《答寄张明成阁老》是明代诗人沈思孝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当年心共系安危,一别沧桑未可知”,开篇即以“心共系安危”描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共同关切。然而,“一别沧桑未可知”则暗示了两人分别后,世事变迁,难以预料,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颔联“龙剑夜占南斗近,鸿书寒下朔风迟”,运用了“龙剑”、“南斗”、“鸿书”、“朔风”等意象,既描绘了夜晚星辰下的壮丽景象,又暗喻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鸿雁传书,虽艰难却始终不渝。同时,“龙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南斗”则寓意着方向与希望,而“朔风”则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挑战,整体营造了一种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忧思的氛围。

颈联“黄茅应变还丹日,黑发仍留去国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黄茅”可能象征着变化与新生,“还丹日”则暗示了重新获得力量或希望的时刻;“黑发”代表青春与活力,“去国时”则指向离别或远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无论经历多少变化,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友人过去离别时刻的怀念。

尾联“底事先忧消不得,并垂清泪湿江蓠”,收束全诗,以“底事先忧”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并垂清泪湿江蓠”则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担忧而落泪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历史变迁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沈思孝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秦州道中书所见简袁同知

入得秦州境,川原生意多。

春田无旷土,雪水有深波。

鹃韵兼鹦鹉,驴纲带馲驼。

州侯有佳政,五裤竞闻歌。

(0)

越歌八首·其五

阿侬羞杀黄帽郎,桂舟兰楫藻中藏。

芦竹生花秋满地,棹歌才动便寻榔。

(0)

追挽海清臣全子仁两尚书

郁姑台下战多时,变起萧墙遂不支。

杞子方通北门管,汉家已拔赵军旗。

孤忠不遂尚书志,一死啀期圣主知。

想见江东桥上路,至今犹自血淋漓。

(0)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十四

汉皇爱舞起龙船,锦缆香维御柳烟。

侍女争开妆镜匣,后宫不理败弓弦。

青油幕乏登坛将,金马门空待诏贤。

惟有广寒西畔柏,不知争战翠参天。

(0)

长沙三绝句三首·其三

岳麓道林何处是,郡人遥指水西村。

儒宫佛寺俱无迹,竹树如麻暮雨昏。

(0)

和颜子中韵

曾折蟾宫第一花,西风吹袂向天涯。

班生万里空投笔,汉使三秋独泛槎。

朔漠离愁成白发,南州乡梦起清笳。

归来耻学梁江总,只傍青门学种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