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南丰先生一同游览山水的场景。首句"孤云秀壁共崔嵬",以孤云和峭立的山壁相映,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云彩的飘逸。诗人倚壁而望,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足懒回”,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
"睡眼剩潮寒绿洗",诗人形容自己仿佛在睡梦中也被山间的清冷绿意洗涤,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清新与宁静。"醉头强为好峰抬",通过醉态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山峰的喜爱,即使微醉也要欣赏这绝佳的风景。
"山僧煮茗留宽坐",写山中僧人热情款待,煮茶相邀,诗人得以悠闲地停留,享受这份宁静。"寺板题名卜再来",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来访的愿望,对这次游历的留恋。
最后两句"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诗人自谦为“野人”,感叹自己长久以来被尘世的束缚所牵绊,此刻能在这山间自由自在,实属难得,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苕山如画云,苕水如篆文。
使君画船山水里,荡漾朝晖与夕曛。
中流棹歌惊水鸭,捷如竞渡千人军。
渡头刘阮郎,清唱烟中闻。
为设胡麻饭,招手越罗鼢。既到车山口,还过?水濆。
东盛㘰前折杨柳,西庄漾下纫香芹。
东村击鼓送将醉,西村吹笛迎馀醺。
三日新妇拜使君,野花山叶斑斓裙。
使君本是龙门客,宫衫脱锦披黄斤。
愿住吴侬山水国,不入中朝鸾鹄群。
酒酣更呼酒,挽衣劝使君。
游丝蜻蜓日款款,野花蛱蝶春纷纷。
君不见城南风起寒食近,老农火耕陈帝坟。
萧然林下秀。笑檐外梅花,似人清瘦。东风在垂柳。
算几时,吹散眉閒春皱。兴来搔首。
问今朝、何处有酒。
怕一场醉后,渔歌樵唱,大家拍手。知否。
眼前合计,无辱无荣,天长地久。不须肘后。
望悬他,金印如斗。
待一朝、随我骑鲸去后,共寻天上王母。
把碧桃、花底流霞,为君添寿。
名利场中,愁过了、几多昏晓。
试看取、江鸥远水,野麋丰草。
世事浮云翻覆尽,此生造物安排了。
但芒鞋竹杖任蹉跎,狂吟笑。樽有酒,同谁倒。
花满径,无人埽。念红尘来往,倦如飞鸟。
懒后天教闲处著,坐閒人比年时少。
向太行山下觅菟裘,吾将老。